21 min read

INDIGO TALK / 重建巴别塔:稳定币如何打破全球协作的最后壁垒 - EP35

关于创作者经济、零工经济乃至 AI 智能体经济支付的终极难题
INDIGO TALK / 重建巴别塔:稳定币如何打破全球协作的最后壁垒 - EP35

本期 Indigo Talk,再次请到老朋友 Shawn。一年前,他还是深耕出海增长(Hash Matrix)的营销专家,如今已华丽转身,创立了为全球创作者和数字游民服务的链上数字银行 AllScale。Shawn 将从他亲身经历的跨境支付“噩梦”谈起 ,分享为何稳定币是解决创作者经济、零工经济乃至未来 AI 智能体经济支付难题的终极答案 。这不仅是一次关于稳定币的机遇和金融科技的探讨,更是一场关于未来工作形态与机器经济货币的深度畅想。

Apple Podcast & Spotify 播客 | 小宇宙播客

嘉宾

Shawn(Allscale CEO & HashMatrix 联合创始人)

Indigo (数字镜像博主)

时间轴

01:41 嘉宾介绍:从 Hash Matrix 到 AllScale 的转型
04:03 痛点:传统跨国支付的摩擦与稳定币需求的爆发
10:33 对“稳定币是黑灰产工具”的偏见进行驳斥与分析
17:36 稳定币核心应用场景:解决“开户难、收款难、提款难”
19:10 稳定币的三大基石:可编程、互操作、无许可
21:16 三大新经济体:创作者、线上零工和智能体经济
30:11 自托管的必要性:服务世界经济的毛细血管
33:10 无许可:数字资产主权与比特币/稳定币的天然属性
37:09 可编程性:微支付与小数点后18位的金融精度革命
43:59 前瞻:AI 时代与机器经济的货币畅想
01:00:13 总结:世界“脱实向虚”势不可挡,数字服务市场将是最大


从支付的痛点到 AI 时代的能量货币:关于稳定币未来的深度对话

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而无声的变革时代。当大多数人还在关注 AI 模型又刷新了哪些榜单时,一个支撑未来经济运转的底层操作系统正在悄然重构。这不只是一次技术升级,它关乎我们未来如何工作、如何协作、如何定义和交换价值。

这一切,都始于一个最基本、最令人头痛的问题:支付

在最近一期 Indigo Talk 中,主持人 Indigo 再次邀请了老朋友 Shawn。一年前,Shawn 的身份还是增长营销机构 Hash Matrix 的创始人,致力于帮助中国的AI和金融科技公司扬帆出海。而今天,他带着一个全新的项目 AllScale 再次做客,身份也转变为一名金融科技领域的创业者。

这次身份的转变是一次从实践中“痛”出来的深刻进化。通过这场对话,我们得以跟随 Shawn 的思考,从一个具体的商业痛点出发,层层深入,最终抵达对 AI 时代货币形态的终极畅想。这不仅是对稳定币的科普,更是一幅描绘未来机器经济蓝图的深度思考。

一、摩擦即是机遇 —— 营销大师为何转身投身金融科技?


任何伟大的创新,往往都源于对现实世界中“摩擦力”的无法忍受。Shawn 和他的团队在运营 Hash Matrix 的三年里,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摩擦力带来的痛苦。

Hash Matrix 作为华人群体中最顶尖的营销机构之一,与全球大量的AI创始人和互联网大厂都有深度合作。他们的业务核心之一,就是连接品牌方与遍布全球的内容创作者(KOL)。然而,当业务网络拓展到南美、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个角落时,一个看似简单的环节 —— 打款——变成了一场后勤灾难。

“我们有两个人全职就干一件事:收款和打款,” Shawn 回忆道,“每天就是追别人要账,和被别人追着要账。” 

这背后隐藏着三个具体的、日益尖锐的痛点:

  1. 对内支付的噩梦:Hash Matrix 每个月需要向全球成百上千的创作者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费用。与集中的广告投放不同,这些款项被分解成无数笔几百到上千美元的小额支付,每一笔都可能涉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收款方式和复杂的合规流程。越来越的创作者开始主动要求:“Shawn,我们合作这么久了,你能不能用稳定币打给我?”  这股来自“毛细血管”的需求,成为了变革的最初信号。
  2. 客户的合规困境:许多大型企业客户,虽然自身拥有严谨的财务流程,但在全球化扩张中,也频繁遇到海外供应商——尤其是在拉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合作伙伴——指定要求使用稳定币收款。一家国内顶尖的AI智能体公司,就曾因其供应商每月只接受3万美元的稳定币而束手无策。他们不知道如何合规地购买、持有和支付稳定币,更不知如何处理后续的税务问题。这些大公司不得不通过代理商代付,或者创始人自己想办法“换U”,这其中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
  3. 零工经济的崛起:除了 KOL,大量企业还雇佣着分布在全球的临时工,如社区管理员(MOD)、线上内容贡献者等。传统的 PayPal 等工具存在诸多地区和品类的限制,稳定币再次成为了一个更优、更灵活的选择。

正是这些源源不断的需求,让 Shawn 意识到,他们用“手搓”出来的解决方案已经验证了一个真实且庞大的市场。今年年初,在上一次访谈结束后的几周内,他们的新产品就快速上线并实现了正向现金流。于是,Shawn 和团队决定 All in,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名为 AllScale 的项目中。

AllScale 的定位是“自托管的链上数字银行(Self-Custodial On Chain Neo Bank)” 。它的核心使命,就是为数字游民、线上自由职业者、内容创作者,乃至未来的AI智能体,提供一个既能享受区块链原生优势,又能拥有Web2般丝滑体验的稳定币银行服务。

二、解构稳定币 —— 它远非“灰色生意”的代名词


提到稳定币,许多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与“灰色地带”、“监管模糊”甚至“非法交易”等词汇联系在一起。Indigo 开玩笑说,自己当初申请 Circle 账户时,因为 KYC(了解你的客户)流程被严格审查了一周,感觉就像被当成了潜在的“坏人”。

拥有在 Capital One 和 TikTok 负责支付风控产品经验的 Shawn,对此有着更深刻的见解。他指出,任何支付渠道都不可避免地会被用于非法活动,但这只占总交易量的极小部分,并不能定义这项技术的本质。

“技术的创新,永远都是在最需要它的地方被最先使用。” Shawn 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很多新兴技术,比如XR,最早的应用之一可能是在成人娱乐产业。但我们不能说这些先行者就决定了技术的本质。”

他进一步指出,历史上所有颠覆性的技术都曾面临来自既得利益者的巨大阻力。大约 30 年前,传统的电信巨头们曾试图游说将网络电话(VoIP)定义为非法;更早之前,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 HTTPS 安全协议,也一度处于半违规状态。如果我们因为早期的不完美和传统势力的抵制就拒绝变革,那么今天我们可能无法享受免费的网络通话和安全的网页浏览。

稳定币也是如此。要真正理解它的价值,我们需要拨开偏见的迷雾,深入其技术的内核。Shawn 将其总结为三个不可分割的核心特性:

  1. 可编程性(Programmability):这是稳定币被称为“互联网原生货币”的根本原因。它不仅仅是数字,其本身就可以承载代码,通过智能合约执行复杂的业务逻辑,而无需依赖任何第三方中介。Indigo 对此补充了一个极具画面感的细节:传统货币最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而以太坊上的代币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8位。这意味着它可以支持极其微小、高频的支付,为未来的机器间经济(M2M)结算铺平了道路。Shawn 则畅想了更复杂的应用,例如去中心化的担保支付(Escrow),买卖双方将资金放入一个中立的智能合约中,通过社区“裁判”的投票来决定资金的释放,彻底解决了交易中的信任问题。
  2. 可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稳定币就像是国际贸易中的“集装箱”,提供了一个全球统一的价值标准和传输协议。对于那些生活在本币剧烈贬值、外汇管制严格或金融体系不稳定的国家的人们来说,稳定币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需依赖传统银行就能赚取和持有美元等硬通货的生命线。
  3. 无许可性(Permissionless):这是最具革命性的一点。任何人,无论身在何处,只需通过简单的加密算法生成一对公私钥,就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无需任何机构的批准。这真正实践了“Bank the Unbanked”(为无银行账户者提供银行服务)的理想。Indigo 强调,这背后是数字资产主权的核心理念——你的钥匙,你的资产。它不是政府或许可你拥有,而是你天然就拥有它,如同你在土地上发现的黄金一样,归属权在你持有它的那一刻便已确立。

这三大特性共同构成了稳定币的革命性潜力,使其成为服务下一代全球化经济体的理想工具。

三、未来的劳动者 —— 服务于创作者、零工与 AI 智能体经济


Shawn 和他的 AllScale 瞄准的,正是三个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的新经济体:创作者经济、线上零工经济和 AI 智能体经济

这三个经济体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将人类社会的分工进一步线上化、异步化、分散化和去中心化。一个庞大的任务可以被拆解成无数微小的部分,由世界各地的个体以极其复杂的方式协同完成。

  • 创作者经济:全球的 Youtuber、Tiktoker、播主通过卖课程、带货、接受打赏等方式直接面向全球粉丝变现。
  • 线上零工经济:从 Upwork 上的开发者、设计师,到社交平台上的直播主播,再到 Onlyfans 上的内容贡献者,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线上提供虚拟服务来创造价值。
  • AI智能体经济:这是未来的图景,AI Agent将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自主地完成任务、提供服务并进行价值交换。

而 AI 的爆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这三大经济体踩下了油门。

一方面,AI 极大地降低了参与门槛。一个尼日利亚的年轻人,只要会一点点英语,借助 ChatGPT 或Claude,就可以在全球零工市场上一天赚取 20 美元,这远高于他们本地的平均收入。内容创作、语言翻译、代码编写等技能的获取成本正在急剧下降。

另一方面,AI 本身也在创造新的需求。像 Mercor、Outlier AI 这样的平台,正在利用 AI 将大模型训练等复杂项目,拆解成无数个数据标注、内容生成的微任务,分发给全球的用户。Indigo 敏锐地指出,这预示着一个未来:当 AI 自动化了大量传统白领工作后,“上班”这个概念本身可能会消亡,零工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流工作模式

在这样一个高度原子化、全球化的协作网络中,一个高效、低成本、无国界的支付系统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四、被背叛的革命?自托管的至关重要性


然而,并非所有打着 Crypto 旗号的解决方案都能兑现这一承诺。Shawn 尖锐地批评了当前许多金融中心(如香港)正在探索的一种模式,他称之为“背叛了稳定币的革命” 。

这种模式被他形象地称为“加密三明治(Crypto Sandwich)”。它的运作方式是:用户的法币进入 -> 通过银行即服务(BaaS)提供商存入传统银行 -> 在内部被标记为加密资产 -> 通过加密托管商(Custodian)管理 -> 当用户需要时,再换回法币流出。

表面上看,它似乎连接了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但实际上,它完全违背了稳定币的三个核心原则:

  • 不是无许可的,开户依然需要经过严格且繁琐的 KYC/KYB 审查,其门槛之高,甚至能“Unbank the banked”(让有银行账户的人也开不了户)。
  • 不是可互操作的,价值被锁定在单一平台的围墙花园内,丧失了在开放区块链上自由流动的能力。
  • 它的可编程性大打折扣,因为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在托管方手中,而非用户。

“这种模式无法触及世界经济的毛细血管,” Shawn 强调,“它依旧有高昂的成本,依旧依赖传统金融,无法真正帮助那些最需要它的人。”

真正的解决方案,必须回归本源,坚持自托管(Self-Custodial)的模式。这意味着用户自己掌握私钥,对自己的资产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降低开户、收款和流通的成本,将稳定币的革命性力量,传递给全球每一个角落的劳动者。

五、机器货币的黎明 —— AI 时代的终极货币猜想


对话的最后,两位思想的碰撞将我们带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 AI 时代的货币究竟会是什么样子?

Indigo 首先梳理了货币的宏大演化史:从贝壳、金属币,到银票、金本位纸币,再到与黄金脱钩、以国家信用(债务)为锚的纯粹法币体系。每一步演进,都是为了适应更大范围、更复杂的人类协作。2009年比特币的诞生,是历史性的分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非主权、去中心化、基于数学和共识而非权威的货币形式

我们正处在“机器货币的黎明”。然而,黎明前的世界充满了摩擦:新旧权力体系的摩擦、公众信任建立的摩擦、以及全新的去中心化金融范式与传统机构格格不入的摩擦。

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是,未来经济活动的主体,将不再是人类,而是机器。AI 智能体之间的协作、API 的调用、算力的实时租赁 …… 这些数以万亿计的、高频、瞬时、微额的经济行为,是现有任何一套基于人类设计的支付系统都无法承载的。这片广阔的无人区,正是为稳定币这类可编程的、高精度、低成本的互联网原生货币准备的舞台。

“AI 大模型中,一切信息都被转化为 Token;在 Crypto 世界中,一切资产也被表现为 Token。” Indigo 感慨道,“这两个看似无关的领域,在最底层的抽象上,竟然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性,这仿佛是冥冥之中的一种融合。”

Shawn 则提出了一个更为终极和富有诗意的构想。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被语言、地域和货币这三道无形的墙所阻隔,这就像神话中导致巴别塔(The Tower of Babel)崩塌的诅咒。而今天,AI 正在打破语言的隔阂,远程协作技术正在消弭地域的距离,而稳定币则有望统一全球的价值交换媒介。我们正在重建巴别塔,开启一个全球 80 亿人与未来数万亿 AI 智能体进行原子级协作的全新时代

那么,在这个终极的、统一的经济体中,货币的最终形态会是什么?

“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无论是物理世界的‘烧开水、扔石头’,还是虚拟世界的‘传信息、做决策’,其最底层的成本都可以归结为一样东西 —— 能源。” Shawn 的目光投向了远方,“或许,就像修仙小说里的‘灵石’,未来社会的终极货币,将是一种与能源直接挂钩的能量货币。”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脑洞,也是对价值本源的深刻回归。

结语:跑步进入一个“脱实向虚”的新世界


这场对话从一个具体的支付痛点开始,最终抵达了对未来文明形态的宏大构想。它清晰地告诉我们,稳定币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它是下一代互联网的价值结算层,是未来全球化零工经济和机器经济的血液。

正如 Indigo 在节目最后总结的那样:“这个世界正在数字化、智能化,‘脱实向虚’的趋势势不可挡。未来,物理世界的服务将成为奢侈品,而数字服务的市场将是最大的。我们必须跑步进入这个新时代,否则就将被远远甩下。”

这场变革已经开始,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新的经济范式和价值网络都在加速成形。理解它,拥抱它,将是我们每个人在未来世界中安身立命的关键。


核心洞察

1. 摩擦的本质:传统金融体系对“原子化协作”的排斥

传统金融系统(银行、卡组织)是为处理高价值、低频率、中心化的机构间交易而设计的,其高固定成本(手续费)和高合规摩擦(KYC/QIB)对人类正在迈向的“原子化协作”(即全球化、碎片化、高频次的微任务)形成了结构性排斥。

  • 痛点具象化: 跨国支付中,无论是大公司寻求合规地用稳定币支付海外供应商,还是内容创作者进行小额订阅和打赏,都因传统渠道(如PayPal、Stripe)的高额固定费用和汇兑损耗而受限。
  • 新经济的矛盾: 随着AI大幅降低创作者经济线上零工经济的参与门槛,全球协作的颗粒度越来越细、频率越来越高,这与传统金融追求的“规模化审批”和“高客单价”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2. 稳定币的革命性基石与新经济的结合

稳定币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以“无许可”、“可编程”和“自托管”为核心特性,正在构建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直接服务于世界经济的“毛细血管”(新兴市场中的个人、零工和智能体),这是传统金融无法触及的市场。

  • 可编程性与机器支付: 稳定币的可编程性(如以太坊 EVM)使其能够实现小数点后 18 位的精度,彻底解决了传统金融无法支持高频、毫秒级微支付的难题。这使 AI 代理的自动支付(如按 API 调用量付费)成为可能,是智能体经济的底层结算逻辑。
  • 无许可与自托管: 对于面临“开户难、收款难、提款难”的新兴经济体用户(如尼日利亚的零工),无许可和自托管意味着他们能无需政府或银行背书**,仅凭私钥即可拥有和管理资产,真正实现了“Bank the Unbanked”(让没有银行账户的人获得金融服务)的承诺。
  • 互操作性与全球化: 稳定币如同国际贸易中*“集装箱”,提供统一的标准,有效解决了全球近 200 个国家、多种主权货币间的汇兑和支付复杂性,极大地提高了跨境资本流动的效率。

3. 零工经济的高级形态:代理资本与微型经济体

在 AI 时代,传统的“公司-员工”模式将进一步解体为“原子化的任务”与“代理资本”(Agency Capital)的结合。

  • 代理战争: 个人将拥有多个AI代理来完成、协调和承接任务。未来,客户的代理和创作者的代理将自动协商、完成支付,而人类只需在最终的风险和战略层面进行确认。
  • 品味成为资产: 个人品味、策展能力、独特的选择等软性价值,将通过训练AI代理得以“代币化”和“资本化”,成为一种可交易的“代理资本”,从而颠覆传统的“流量至上”的创作者经济模式。

4. 金融的终极方向:迈向能源货币与机器主导的交易

随着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加速,支付摩擦将持续降低,最终的价值尺度可能趋向于最基本的物理单位。

  • 机器结算的必然性: 机器(智能体、IoT设备)间的交易将成为主流。无论是购买算力、调用API,还是智能电动车自动支付充电费,都要求货币具有“机器可理解、可编程、可即时结算”的特性,稳定币是当前的最佳过渡方案。
  • 能源货币的畅想: 虚拟经济的核心消耗是算力宽带,实体经济的核心消耗是能源。从长远来看,货币的最终锚定物可能不再是主权信用,而是能源(Energy),从而形成一种“能量货币”,这与比特币的储能属性形成了有趣的历史呼应。

世界正在数字化、智能化,脱实向虚(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势不可挡。未来,物理世界(现实服务)将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而数字服务的市场将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