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IGO TALK / 从稳定币到万物皆可交易 - EP31

本期 Indigo Talk 邀请了硅谷资深技术专家、Jarsy.com 创始人秦汉,进行了一场信息密度极高的关于 Crypto 技术与全球金融变革深度对谈。从美国最新的加密法案谈起,层层递进地剖析了稳定币的本质、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万亿级机遇,以及 Coinbase 等巨头布局"万物交易所"的宏大野心。这场对话不仅解读了当前 Crypto 领域的热点,更是对未来全球金融会如何被重构的深度思考。
Apple Podcast & Spotify 播客 | 小宇宙播客
嘉宾
秦汉 (Jarsy 联合创始人 & CEO)
Indigo (数字镜像博主)
时间线
03:42 近期市场的主要事件
05:04 稳定币的崛起与 GENIUS Act 的深刻影响
13:54 RWA:真实世界资产上链的故事
18:08 Jarsy 模式解析:如何合规地 Pre-IPO 股权的代币化
25:00 Coinbase 的“Everything Exchange”
33:23 链上金融的意义:颠覆现有金融体系
45:41 数字地缘:一场关乎未来的“金融竞赛”
56:55 AI 与 Crypto 共塑未来网络
从稳定币到万物皆可交易
2025 年初,当我们回望过去八年的加密货币发展史:曾经只是极客小圈子里用于交易的 "U"(USDT - 美元稳定币),如今已经成长为超过 1500 亿美元规模的庞大市场。如果把稳定币发行方视为银行,Tether 已经跻身全球前十大银行,Circle 也进入了前二十。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一场从底层重塑全球金融秩序的深刻变革。
在 Indigo Talk 第 31 期节目中,主持人 Indigo 与硅谷资深技术专家、Jarsy.com 创始人秦汉进行了一场信息密度极高的深度对话。他们从美国最新的加密法案谈起,层层递进地剖析了稳定币的本质、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万亿级机遇,以及 Coinbase 等巨头布局"万物交易所"的宏大野心。这场对话不仅解读了当前Crypto 领域的热点,更是对未来全球金融格局的一次深度预演。
对谈和文章中提到公司、代币(Token)等投资标的,用于技术解释,仅代表嘉宾的个人观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一、稳定币的"成人礼" —— 从江湖到庙堂
什么是稳定币?
让我们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秦汉给出了一个清晰的定义:"稳定币其实是一个美元挂钩的数字资产,它的价值和美元是 1:1 锚定的。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 Tether 发行的 USDT 和 Circle 发行的 USDC,它背后有一美元的支撑,所以稳定币的价值就等同于一美元。"
这个看似简单的定义,却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想象一下,你可以在几秒钟内将美元价值从纽约转到马尼拉,成本几乎为零,而传统的 SWIFT 系统需要数天时间和高昂的手续费。这就是稳定币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Genesis Act:稳定币的合规化里程碑
2025 年,美国新政府推动的《Genesis Act》成为了稳定币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这个法案的核心条款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1. 联邦级牌照要求 不再是获得某个州的许可就可以发行稳定币,必须拥有联邦层级的牌照。这意味着稳定币发行从"草根创新"正式升级为"国家认可"的金融工具。
2. 1:1 刚性储备 法案强制要求发行方必须拥有 1:1 的储备金,且储备资产只能是现金或美国国债这类最安全的美元资产。这直接杜绝了部分准备金制度可能带来的风险。
3. 金融级合规标准 必须遵守与传统银行同样严苛的反洗钱(AML)和了解你的客户(KYC)等金融监管标准。这让稳定币从"野生"状态进入了"驯化"阶段。
4. 最高优先级的消费者保护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一旦稳定币发行方破产,储备资产将优先用于兑付给稳定币持有者,偿付顺序高于公司自己的债权人。用户的资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保障。
稳定币的实际应用:Stripe 的案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理解稳定币的威力。支付巨头 Stripe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API 级别支付工具,正在探索使用稳定币来革新其全球支付网络。
Stripe 于 2025 年 2 月 4 日正式完成收购 Bridge,此交易被披露为其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交易金额约为 11 亿美元。通过整合 Bridge 的稳定币基础设施,Stripe 能够推出 “Stablecoin Financial Accounts” 服务,让企业可在同一个平台上管理美元稳定币余额、支持稳定币与传统法币(如 ACH、SEPA)的收款与付款,并支持全球汇款。
传统模式下,从非洲转账到美国需要经过层层中间商,走 SWIFT 系统,耗时数天,成本高昂。但如果在Stripe 内部使用稳定币通道,这个过程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成本接近于零。这不是技术上的小改进,而是 Stripe 构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战略的重要一步!
正如 Indigo 感慨的:"2017年的时候,'U' 还只是极客小圈子里的工具,短短八年后,这个曾经的'江湖产物'竟登上了世界金融之巅。"
二、RWA —— 将"万物"代币化的宏大构想
从美元到万物的逻辑延伸
如果说稳定币是将"美元"代币化,那么 RWA(Real World Asset,现实世界资产)则是将"万物"代币化的宏大构想。秦汉提出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逻辑延伸:
"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再向下推广一步,如果稳定币不仅仅是锚定美元呢?比如某一个稳定币锚定股票,或者锚定债券、地产,乃至 SpaceX 的股权,那它的价值是不是就和那个标的资产保持了 1:1 的关系?"
这个简单的问题,打开了一个 900 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全球总资产中,约 ⅓ 是房地产,30% 是债券,20% 多是股票。如果能将这些资产逐步搬到链上进行代币化,将彻底改变全球财富的分配格局。
资产民主化:从精英到大众
Indigo 分享了他作为一级市场基金从业者的切身体会:"传统的股权投资,由于法律架构成本高昂,设置专项基金的成本至少五万美金以上,且流动性极差,将绝大多数普通人拒之门外。"
而 RWA 描绘的未来完全不同。正如 Indigo 形象地比喻:"亿万富翁用的 iPhone 和月薪 5000 的人用的是一样的。那我们把它衍生一下,你再有钱可以投 SpaceX,我也能投 SpaceX!这是一个民主化的机制。"
Jarsy 的实践:RWA 如何运作
为了让这个抽象概念落地,秦汉详细解释了 Jarsy 的运作模式:
1. 合规先行 Jarsy 是在美国注册的公司,所有用于持有资产的特殊目的实体(SPV)也设立在美国,完全遵循 Genesis Act 的监管思路。
2. 1:1 映射机制 当 Jarsy 通过 SPV 持有 100 股的 SpaceX 股票,就会在链上发行 100 个对应的"Jarsy SpaceX Token"。每个 Token 与每股股票一一对应。
3. 经济权益而非股权 用户购买的 Token 代表的是与 SpaceX 股票等值的经济收益权,而非拥有投票权的直接股权。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衍生品。Indigo 精准地将其总结为"可变价值的债务关系"。
4. 轻量化与碎片化 相比传统金融中的 CFD(差价合约)或 TRS(总收益互换),Token 的形式极其轻量化,交易流程被大大简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被无限分割,用户可以用 10 美金就参与到价值数百美金的SpaceX 股票投资中。
流动性的双刃剑
然而,Indigo 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担忧:"如果让早期公司的股权流动性太好,不是好事。如果创始团队可以轻易通过拉升二级市场价格来获利,他们还有多少动力去踏踏实实地开发产品、经营业务?"
这确实是 RWA 在走向成熟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过强的流动性可能导致团队急功近利,正如2022 - 2024 年币圈出现的现象 —— 大家直接炒币,连项目都不做了,还不如炒 meme 币来得透明。
三、终局之战 —— "万物交易所"的野心
Coinbase 的宏大计划
在来自 Robinhood 等对手的激烈竞争压力下,Coinbase 启动了一个名为"Everything Exchange"(万物交易所)的宏大项目。秦汉解读道:"Coinbase 的愿景是将整个华尔街都搬到链上,在一个 App 内实现所有资产的无缝、24/7 全天候交易。"
这个计划的决心之大,可以从 CEO 的态度看出。秦汉将其比作当年扎克伯格在 Facebook 上市后,号令全公司转向广告业务的时刻:"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力推动,可见其压力和希望是多么强烈。"
打破数字资产与传统资产的壁垒
Indigo 道出了无数链上投资者的心声:"我在链上的这些资产,没法去买美国股票,没法买英伟达、特斯拉…… 其实这些资产回报也很好。我很希望它能打通,希望可以用稳定币在 Crypto 交易所里买到代币化的股票。"
这正是 Coinbase 要解决的核心痛点。据了解,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提供衍生品,而是提供具有"同股同权"的真实股权代币。
Base 链:新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
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技术底座,是 Coinbase 自己的L2(二层网络)—— Base 链。Indigo 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解释:"你可以把以太坊想象成央行或总行,而像 Base 这样的 L2 则如同功能各异的分行,有的专精于快速交易,有的专精于衍生品。"
Coinbase 的战略是,通过将尽可能多的资产类别引入 Base 链进行交易,极大地提升 Base 链自身的网络价值。正如秦汉所说:"当你能够交易的资产越多,这个链的价值就越大。"
对传统金融体系的根本性颠覆
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正如马斯克曾经的吐槽所指出的:"我们的银行系统太古老了,还跑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 COBOL 代码上,现在连会维护的程序员都没有了。"
传统金融的"原罪"在于其底层架构建立在过时的技术和无数的"中间人"之上。银行、券商、清算所 …… 每一个环节都增加了摩擦、成本和不透明性。而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正是用代码和共识机制自动化地解决信任问题,从而"去掉中间商",构建一个更高效、更透明、更具韧性的全球金融底层。
四、数字地缘政治 —— 一场关乎未来的金融竞赛
美国的战略:美元霸权的升级
从国家层面看,这场金融变革已经演变为一场关乎国家利益的竞争。秦汉指出:"通过 Genesis Act 等法案,美国不仅为美元稳定币铺平了合规道路,更是在进行一次美元霸权的升级。"
当阿根廷、菲律宾等国家的民众开始使用 USDC 进行储蓄和交易时,他们实际上是在被动地持有美元资产、购买美国国债。这无形中将这些国家的经济活动纳入了美元的引力范围。Indigo 将此形容为"美元体系的金融侵略"。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非洲国家或东南亚国家的民众能够轻松购买美元稳定币,那不就是间接购买了美国国债吗?这种方式帮助美国实现了更广泛的发债,甚至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消债"方法。
世界的应对:多极化的数字金融新秩序
面对美国的先手棋,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在加速行动:
- 欧盟推出了全面的 MiCA 监管框架
- 中国通过香港试点港币稳定币
- 萨尔瓦多、不丹等小国选择比特币作为国家储备
这背后争夺的,不仅仅是货币本身,更是未来全球清算体系的话语权。
货币的达尔文主义
Indigo 提出了一个洞察:"如果我的钱包里能放十几种币,当一个人发现本国货币贬值太快,他就会换成美元。只要政府不限制,而大部分小政府也无力限制。"
在开放的数字金融网络中,弱势经济体的民众将"用脚投票",抛弃不稳定的本国货币,转向更坚挺的美元、欧元、人民币稳定币。这可能导致一个"货币兼并时代"的到来 —— 小国货币逐渐消失,全球货币体系被几个强势货币瓜分。
正如社交网络最终被 Meta、微信、Line 等几大巨头瓜分一样,全球货币体系也可能进入类似的格局。
个人金融主权与国家监管的边界
这场变革还触及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在西方社会,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抵制声音非常强烈。共和党人认为,CBDC 意味着政府可以追踪甚至控制每一笔交易,这是对个人隐私和财产权利的根本侵犯。
他们主张,公民应当拥有持有像比特币或黄金一样、不受中心化机构控制的"硬资产"的权利,以此作为对抗潜在政府滥权的最后防线。这种逻辑与美国的持枪权类似 —— 总得有些权利让个人能够挑战权威。
正如秦汉所说:"如果我在冷钱包里持有 BTC,没有任何人能知道。这就跟我自己买了黄金存在家里一样,是我本人的权利。"
五、最终的融合 —— AI 与Crypto共塑未来
AI 作为效率提升工具
秦汉提出了一个历史视角:"80 年代的个人电脑、90 年代的互联网都是提效工具,而在那个过程中,房地产充当了财富分配工具。接下来的 20 年,AI 负责提效,而区块链可能扮演财富分配的角色。"
AI 在区块链金融中的具体应用包括:
1. 智能定价与风控 AI 可以实时分析海量的链上数据、市场情绪,为 RWA 提供更公允的动态定价,并能7×24 小时监控稳定币的储备状况,进行风险预警。
2. 安全守护 AI 可以自动审计智能合约代码,发现潜在漏洞,甚至作为"监管AI",实时监测链上行为,防止欺诈和攻击。
3. 开发加速 未来,部署一个金融合约可能不再需要人类程序员手动编写,只需向AI描述需求,即可快速生成安全可靠的代码。
Crypto 为 AI Agent 经济提供土壤
Indigo 提出了一个极具前瞻性的观点:"未来的世界将充满无数自主工作的 AI Agent。这些 Agents 之间需要协作,需要支付算力、数据和服务的费用。一个 AI 不可能去刷信用卡结算,它连人类 ID 都没有。"
区块链网络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 为每个 AI Agent 提供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钱包地址)
- 提供一个原生的价值结算网络
- 实现 Agents 之间的自动化价值交换
未来图景:三位一体的智能经济体
Indigo 描绘了一幅科幻般但又触手可及的未来图景:
- 人类的社交网络构建于上层,负责真实的情感与连接;
- Crypto 的信任网络构建于底层,负责价值的记录与流转;
- 无数的 AI Agent 作为"守护程序",运行在这个双层网络之上;
这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庞大、高效、自动化的智能经济体。正如 Indigo 所说的"铁三角"理论:AI、区块链和社交网络,是共同塑造未来的三大基石。
核心洞察
回顾整场对话,几个核心洞察值得我们深思:
1. 稳定币已成主流 不要再将稳定币视为边缘的加密资产,它已经是受最严格监管、具备银行级安全性的新兴金融工具,是理解数字金融的基石。
2. RWA 是下一个万亿赛道 现实世界资产上链是大势所趋,它将从根本上改变高价值资产的投资逻辑,为普通人打开参与顶级投资机会的大门。
3. 金融基础设施正在换代 区块链并非简单的支付工具,它正在从底层取代已经运行半个世纪的、基于"中间人"和摩擦的传统金融体系。
4. 关注"数字金融竞赛" 未来十年,全球金融格局的核心看点将是各大经济体如何在开放的区块链网络上,进行一场关于货币、规则和影响力的数字主权竞赛。
5. AI + Crypto = 未来 AI 和 Crypto的结合是必然的。AI 让链上金融更智能、更安全;Crypto 则为即将到来的 AI Agent 经济时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价值结算网络。
正如秦汉在对话中所说:"我们今天只看到了冰山一角。" 确实,我们正站在两大技术浪潮 —— AI 革命和区块链革命 —— 交汇的奇点时刻。从 2017 年的"江湖"到 2025 年的"庙堂",从极客的实验到国家的战略,从小众的创新到万亿的市场 —— 这场金融革命的速度和规模,远超过去任何一次变革。而我们,有幸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这不是科幻,这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问题不是这场变革是否会发生,而是我们如何参与其中,如何在这个新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